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当代中国

刘建华、李婷燕: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向度

发布时间:2025-01-06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离不开本国传统文化的发力和推动,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二者如何保持动态持久的相互促进和影响,目前学界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基于此,探讨二者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明晰二者在理论上如何实现互嵌,在实践上推进二者互促共进,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刻把握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文化自信经历了“文化觉醒—文化独立—文化创新—文化复兴”的发展历程,重新挖掘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步明晰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也在文化自信发展的内在精神价值的指引下,挖掘出创新发展的途径,经历了“抉择—探索—实践—定性”的发展历程。 

  1.艰难探索:文化觉醒中的现代化抉择 

  文化觉醒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现代化。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禁锢,在复杂剧变的历史进程中艰难探索,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一,西学东渐与被动现代化。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统治阶级“夜郎自大”的思想藩篱,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为纠正“文化自大”的病态心理,形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谋略。洋务派沿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为排除当时顽固派“用夷变夏”思想对引进西学的干扰,郑观应指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以“中体西用”的文化主张作为应对被动现代化局面的思想立足点。 

  其二,文化变革与制度现代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首先必须使制度现代化,引进西方政治学说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以文化思想变革来减轻变法阻力。与维新派不同,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效仿西方“三权分立”的做法,在效仿的基础上,孙中山逐步意识到西方制度文化的弊端,建构出“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出:“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对自身制度文化采取批判反省的态度,对西方制度文化主张其适应国情民生。 

  其三,文化批判与思想文化现代化。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反儒学”的论调。李大钊指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儒家礼教所推崇的愚民制度成为束缚国民提高思想认知的枷锁,这种约束性规范与近代中国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迫切希望向现代转型的目标背道而驰。 

  2.自力更生:文化独立中的现代化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独立在无产阶级独立性的思想的影响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其一,文化思想独立中的现代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改造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涤荡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文化观念,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并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其二,文化发展道路独立中的现代化。在现代化探索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苏联等国家在经济等建设方面的经验,但过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此,《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批判吸收国外进步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开放交流,为现代化建设以及今后进行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其三,文化制度独立中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守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改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的改造,一方面是人的改造。”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赖于制度的改造,制度的改造涉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建,不仅明晰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创举,而且印证了中国的发展进步需要在制度独立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化建设。 

  3.开创发展:文化创新中的现代化实践 

  文化创新是指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文化在坚持和继承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进入具体的实践时期。 

  其一,文化理论创新中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提出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其二,文化发展道路创新中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今时代,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重大问题,并创新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通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命题。 

  其三,文化制度创新中的现代化。文化制度的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培育“四有”新人与坚持“三个面向”,推进现代化建设融入世界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措施来指导现代化发展进程。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这一改革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进程。 

  4.拓展突破:文化复兴中的现代化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四个自信”的重大命题。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文化复兴借助理论、制度、道路自信助推文化的繁荣兴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其一,理论自信中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彰显出党和人民对自身理论体系的充分肯定和自信底气。在理论自信的引领下,为推进民族复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拓展之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彰显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二,道路自信中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充分彰显出党和人民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肯定与自信。在道路自信的支撑下,开辟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道路自信得以形成、巩固和延续的必然结果。“它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妄言,打破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从根本上揭开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幻象。” 

  其三,制度自信中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展现,既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又充分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能够将执政党的决策部署贯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制度自信,推进文化复兴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自身的本质属性,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现代化。 

  二、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互嵌 

  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上建构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即文化自信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文化自信以现代力量,助力文化自信实现创新性发展。 

  1.文化自信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所包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蕴、革命文化的自信底气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底色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力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大一统”的国家观等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时而变的底蕴特质,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的自信本色,是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民族特色的精神根基。 

  其一,“大一统”的国家观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内在发展优势。“中华民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中华大地上存在着的不同文化集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它们相互竞争、相互吸引,从而在多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体的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不仅解决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大一统”的国家观的存续基础,也验证了国土不可裂、民族不可散的国家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基础上,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为建设成为文明国家奠定基础。 

  其二,“共富”思想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明确奋斗方向。共同富裕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具雏形,古代先贤强调要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天下共富。“天下共富”的社会愿景不仅是历代先哲的理想,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希望人民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财富,在分配的过程中秉持公平的原则合理分配,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其三,“心物协调”的人生观与社会观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理念支撑。张载指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继续追求自身礼仪教化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包含对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四,“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决定了古代生产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天人合一”。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从自然中汲取发展的智慧,摒弃西方为发展而破坏自然资源的错误观念。 

  其五,“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是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要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承认各国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多样性,实现和谐共存、合作共赢。 

  2)革命文化的自信底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源泉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面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的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源泉,其内在蕴含的红色基因彰显出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呈现出独属于中国人的自信底气。 

  其一,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核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革命方向,提出了实践要求,成为革命文化生长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核,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其二,自我革命的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党的自我革命本质上是重塑自身的现代性,“一个政党向世人展现什么样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内部成员的认同和外部力量的凝聚。”“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底色,革命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外化与呈现,革命文化中包含着党自我革命的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现代化建设对于党的内在要求。 

  其三,“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革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曾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党所秉持的行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要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底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价值旨归、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求,彰显出我们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自信底色,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 

  其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的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协同发展。 

  其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内在蕴含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可避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所蕴含的开放包容的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精神支柱。中国式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文化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其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性”体现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和‘人民性’体现在,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和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一切文化发展都应该扎根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始终坚持一切文化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坚持服务人民与教育引导人民相统一的原则,始终坚持在不断提升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水平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文化自信以现代力量 

  文化自信展现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自信要实现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所赋予的现代力量。 

  其一,创新文化自信的发展范式。文化自信的发展范式最初是借助传统媒介的宣传普及来实现内在发展的,人们通过这些传统媒介逐步了解何为文化,为何要坚定文化自信。现如今,数字技术的普及,带来的是数字图书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所覆盖的信息面更加广泛,查阅有关文化自信的资料更加便捷,实现文化交流与借鉴也更加快捷,能够满足大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其二,拓展文化自信的发展视野。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明确其基本内涵所在,更多的是要将对文化的自信心融入现实生活当中,帮助人们处理更多的现实问题。例如,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文化消费现象,利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文化创新,开阔文化自信的发展视野,使其并不局限于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促使文化自信意识到主体需求的重要性。 

  其三,开辟文化自信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必然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最能体现出从可能性向现实性、从当下向未来迈进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国人民最值得充满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去从事的伟大事业。”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也是引导人‘向文而化’的教化过程。” 

  其四,推动文化自信走向文明自信。“文明自信是文明主体对其创造或拥有的文明成果的信心与信念,包括对文明发展条件、文明发展道路、文明发展成果、文明发展趋向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自信走向文明自信具有历史必然性,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内在独特价值,凸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突出建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要求,为文化自信走向文明自信提供了助力。 

  三、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赋能 

  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具体实践,二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互赋能,协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自信的滋养下不断焕发出新的发展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文化自信彰显出新的发展特质。 

  1.文化自信支撑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文化自信逐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文化自信的支撑下,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进路。 

  其一,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首先,深入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精神基因所在,明确其怎样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自身精神特质并永续发展。其次,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特质的学理性阐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最后,持续推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文化自信的自信内核是价值观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多元化价值理念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很好地彰显出“中国特色”,帮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厘清发展方向。 

  其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力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人民至上的文化理念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历来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熔铸于文化自信自强的发展进程中,助力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其三,把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国际竞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转换发展思路,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各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自身发展内涵。首先,拓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视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内蕴,打通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相互联结的枢纽。其次,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进行文明对话,在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同时,帮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汲取更多更为优质的发展资源,与世界现代化建设进程接轨。最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升主流价值观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流互鉴的指引作用。 

  2.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彰显自身的内在精神价值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为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提供了发展思路,激活了文化自信再发展的生机活力,激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的生命力。 

  其一,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文”化人的精神内核赋予现代创新色彩,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蕴的表达方式与呈现方式。革命文艺、革命文物等具象化的呈现形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革命文化精神内核与现代文明交流互鉴的证明,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见证,也展现出革命文化的自信底气,始终有着恒久的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于先进文化的追求,诞生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化形态的诞生,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底色在现代化语境中的新生,也彰显出百年大党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高度的文明意识。 

  其二,科学合理运用现代化方式,激活文化自信创新发展的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与时俱进,科学技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文化自信现代力量的现代化方式之一。目前文化发展呈现出国内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国外文化思潮屡见不鲜、国内文化资源被国外开发利用的现象,文化发展业态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面临挑战。利用科技手段,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国内文化资源融入现实生活中,激活文化自信创新发展的生机,更好地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更为宽广的舞台,向世界展现出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结语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历史逻辑的支撑下挖掘出二者在理论上的内在逻辑关系,即文化自信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文化自信以现代力量。在理论与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互促共进,展现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对于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自觉,凸显出党和人民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坚守自身民族文化坚定立场的本真追求。 

  文章来源:《理论界》2024年第10期 

  网络编辑:静穆